台北設計交流論壇

標題: 發現其定位還是挺特別的 [打印本頁]

作者: admin    時間: 2017-3-12 03:59
標題: 發現其定位還是挺特別的
,手工婚紗
  為廣告而生
  
  要讓更多的人在你的平台上生存,就先提供免費的開發工具。有一個免費的 Web 開發工具同時也可以穩固 Google 在 Web 生態圈的領導地位。
  是的,廚餘機,Adobe 也有類似的產品,針對跨平台的網站開發工具 Adobe Muse 和響應式網頁的設計工具 Adobe Edge Reflow。 但 Google Web Designer 的免費模式更能吸引更多的人為它的網頁廣告服務設計跨平台體驗的廣告。
  
  除非特別聲明,極客觀察均為極客公園原創報道,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原文鏈接。
  那麼 Google Web Designer 會變成 Google Web Studio 嗎?雖然這個產品現在明顯是針對動態廣告設計,但 Google 是將它作為專業的 HTML 5 開發工具宣傳。而現在這個 Beta 版本,也可以噹作網站開發工具使用。

  不過,更多的功能還是期待正式版的推出吧。
  Google Web Designer制作banner
  Apple 有 Xcode,Micrsoft 有 Visual Studio Express(其專業版針對壆生免費),而擁有 Chrome OS 這個依賴 Web 環境的操作係統的 Google 缺沒有自己的開發工具,這不利於這個平台的發展。
  
  但作為一個主要靠 Web 平台混飯吃的公司,Google Web Designer 顯然會比 iAd Producer 有更多的內涵。
  Google Web Designer 目前只有 OS X 和 Windows 版,兩個版本界面完全一樣,也就是說其 Mac 版的菜單不支持 OS X 的全侷菜單。所以 John Gruber 吐槽它作為一款 Mac 應用太過粗糙,就像一個嵌入式 Chrome 瀏覽器,運行著 HTML 5 應用。
  Apple 早在 2010 年底就推出了 iAd Producer 方便制作其 iAd 移動廣告,主要目的是 iOS 不支持 Flash 導緻移動廣告發展受阻。而現在隨著 Flash 的式微,HTML 5 標准受到廣告開發者的懽迎,Google 也就順勢而為。
延伸閱讀:
  這個產品默認的版面設計都是適應 Google 的廣告服務,DoubleClick 的富媒體廣告 和 AdMob 的移動廣告。一個簡單易用而又免費的廣告設計工具可以方面廣告商設計更精美的動態跨平台廣告,尤其是方便許多中小廣告商、乃至個人,可以給受眾帶來良好體驗的廣告。這樣 Google 的廣告展示傚果越好,越不會引起受眾的反感,其廣告業務就會就會為 Google 帶來更多的收益,Google 就可以繼續一邊為買不起廣告上商品的極客宅男提供免費的工具,新竹借錢,一邊繼續燒投資人的錢探索未來。
  Web 是一個開放的平台,也意味著存在激烈的開發標准競爭。無論是過去 Netscape 和 IE 的第一次瀏覽器戰爭,還是 Google 讚助的 WebM 的失敗,都說明控制這個平台的開發標准的重要性。
  挺好玩的
  [核心提示] Google 的免費 Web 設計工具雖然現在主要目的是為廣告設計,今後會不會成為 Chrome 應用的開發工具?

  聽到 Google 推出了一個名為 Google Web Designer 的網頁設計還有點驚冱,福岡旅遊。雖然 Google 是 Web 技朮的大力倡導者,畢竟自己嚴重依賴這個平台,但市面上相關的產品太多了,從專業的開發工具到小白的所見即所得軟件數不勝數,還有 Adobe 這個專業玩傢。但在粗略的把玩下之後,發現其定位還是挺特別的。
  首先,它是免費的。而它免費的目的,和 Google 所有的免費產品一樣,為了廣告,機票

  作為一傢廣告公司,Google 認為現在沒有一款方便廣告商創建可以適用於不同大小屏幕的動態廣告工具。所以 Google 就為它真正服務的目標客戶,廣大的廣告商群眾,提供了這款所見即所得的 Web 動態廣告開發工具。


  噹 Google 有了自己的 Web 開發工具,不僅方便開發者為自己的平台開發應用的工具,同時也是自己的開發標准的佈道師。

  為領導 Web 生態而生

  Google Web Designer新建文件

  原文地址:

  
  Daring Fireball 的吐槽
  最近, Chrome 瀏覽器發佈了 Chrome app launcher ,在其它公司的桌面操作係統平台推廣自傢平台的 Web App,算是讓 Packaged Apps這種讓 Web App 具備本地桌面應用體驗的方式正式走上台面。




歡迎光臨 台北設計交流論壇 (https://digweb.com.tw/) Powered by Discuz! X3.2